億祿順國際 >> 新聞動態
深圳向國際物流樞紐城市邁進
為期3天的第十屆深圳國際物流與交通運輸博覽會今日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深圳物流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續增長,高于同期全國約3個百分點。2014年,深圳物流業增加值占同期深圳市GDP的比重首次突破10%大關,達到10.09%,物流業在深圳市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日益凸顯。2004-2014年,深圳市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由2004年的308.3億元上漲到2014年的1614.18億元。2014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背景下,深圳物流業增加值增速仍然高于同期深圳市GDP增速水平。
?諆筛郾纫黼p飛
舟楫云集、岸吊林立,繁忙的深圳港成為超大型船舶國內首選港。今年以來深圳港就迎來了20多艘超大型船舶首航或停泊。馬士基、中海、達飛輪船、阿拉伯航運、川崎汽船等國際大型航運公司的15000標箱以上船舶都有在該港口碼頭上下貨,235條國際航線把世界300多個港口串連在一起,進一步顯示出深圳港作為全球超大型船舶首選港和世界第三大樞紐港的地位與實力。
深圳港依托規模優勢,支撐著深圳對外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建設。2005-2014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與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分別為4.25%與4.48%。自2013年開始,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兩年超越香港,排名世界第三位。2014年,深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2403.7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26%。
有大塊頭“飛魚”之稱的深圳機場,物流服務能力穩步上升,貨郵吞吐量連續12年位居國內第四。2014年,深圳市機場貨郵吞吐量為96.39萬噸,同比增長5.52%。
海空兩港的強大支撐,帶動了深圳民生快遞業的蓬勃發展。2014年,深圳市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68.67億元,同比增長33.3%;快遞業務量完成9.53億件,同比增長45.4%,快遞業務收入位居全國第二,快遞業務量位居全國第四。
供應鏈之城現象初顯
作為物流業的升級版,一批中國最早的供應鏈企業在深圳興起。市物流協會秘書長告訴記者,我市現有物流公司17000多家,其中供應鏈管理企業2000多家,上市公司5家,十大骨干供應鏈企業年業務總量達3500億元,全國80%的供應鏈企業都集聚在深圳,怡亞通、飛馬國際、一達通、普路通、朗華供應鏈、創捷供應鏈、騰邦等則是供應鏈企業的翹首。
對于目前國內絕大多數企業所持“小而全、大而全”的運作理念,深圳供應鏈企業率先提出,把你的核心競爭力留住,其他全部由我們來幫你搞定的理念,為客戶提供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等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記者了解到,深圳供應鏈企業不斷開拓創新,沒有搞同質化競爭,而是各自依靠自身優勢,創造出了專業供應鏈、平臺供應鏈和生態供應鏈等多種模式。
向國際物流樞紐城市邁進
物流業是經濟的晴雨表,現代物流業是深圳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市交委副主任溫文華告訴記者,深圳將以申請國家現代物流創新發展試點城市為契機,以創新為主線,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全面落實發展灣區經濟的規劃部署,依托深圳海陸空鐵的綜合交通資源優勢和信息技術及互聯網產業基礎,堅持高端引領、產業聯動、信息融合、服務民生等原則,推動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力爭把供應鏈管理、綜合貿易物流、電子商務物流、物流金融服務、航運衍生服務、物流新興技術等打造成深圳現代物流業主導業態,建成具有國際資源配置功能、國際商務營運功能、生產組織中樞功能、服務民生擴大消費功能的國際物流樞紐城市。